原標題:打造“演藝之都”(引題)
(相關資料圖)
北京文化發展添新翼(深觀察)(主題)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鄭 娜
遍布城市各處的多元演出空間,匯聚全國優秀的藝術院團、院校和藝術家,精心打磨的一出出原創大戲,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劇目……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北京坐擁得天獨厚的演藝資源。2023年,“著力打造‘演藝之都’”首次寫入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引發各方關注與熱議。
堅實基礎??
成熟且有活力的劇場生態群
在北京,功能定位精細、類型多元的演出空間星羅棋布。
長安街2號,這里是國家大劇院的所在。從2007年底誕生那刻起,這座建筑風格獨特的國家級劇院,成為很多藝術愛好者心中的圣殿,也成為首都北京重要的演藝地標。
“打造‘演藝之都’取決于劇院、藝術團體、藝術家和藝術活動等諸多因素。而其中,最基礎的條件便是有劇院、劇場的存在?!眹掖髣≡焊痹洪L李志祥說。
以國家大劇院為代表的國家級藝術殿堂,以首都劇場為代表的話劇演出重鎮,以長安大戲院、梅蘭芳大劇院為代表的頂尖戲曲舞臺,以天橋藝術中心、保利劇院、北展等為代表的演出場所“知名品牌”,以鼓樓西劇場、繁星戲劇村等為代表的小劇場圣地,共同構成了北京成熟且有活力的劇場演藝生態群。
近年來,結合城市空間特點,北京著力打造“會館有戲”文化品牌,開展特色演藝群落建設,推進演藝新空間探索,劇場建設按下加速鍵:擁有百年歷史的吉祥大戲院、正乙祠重張啟幕,與世界一流歌劇院比肩的中央歌劇院劇場開門迎客,承載了幾代北京記憶的大華電影院轉型為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北京國際戲劇中心精彩啟幕等,為各類演藝活動的生產表演提供“大展拳腳”的空間。
會館承載多樣地域文化,是歷史留給北京獨特的文化遺產。2021年下半年,北京提出打造會館演藝新空間。湖廣會館、顏料會館、福州新館等一批會館先行先試,將京昆梆子等折子戲,變臉、猴戲、魔術等沉浸式民間藝術表演引入會館,“會館有戲”紅火起來。
“將會館打造成為新型演藝空間,不僅可以讓傳統戲曲‘活’起來,讓觀眾離戲曲更近,沉浸式感受都市生活中的傳統藝術,還可以激發戲曲創作、表演的創新?!北狈嚼デ鷦≡簢乙患壯輪T魏春榮表示。
藝術星火處處點燃。除了市中心之外,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填補順義區綜合性高端文藝演出場館空白的順義大劇院,將藝術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正在緊張建設中的城市副中心劇院、北京國際兒童藝術中心……一艘艘“藝術之舟”在城市的不同角落里揚帆起航。
藝術從不設限。近年來,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等演藝新業態不斷出現,演藝新空間、特色文化空間等成為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網紅打卡地。在高規格、專業劇場不斷落成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演出走出劇院大門的圍墻。燭光音樂會、室內樂、脫口秀、魔術劇等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表演形式,走進商圈、走進景點,拓展著劇場藝術的邊界,不斷融入城市的血脈。
“紐約有百老匯,倫敦有西區,北京也可以發展自己呈規模特色的演藝區域。北京劇場資源很豐富,未來圍繞‘演藝之都’的建設,在更明確、有序的規劃和統籌下,這些資源將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北本┪璧笇W院院長郭磊表示。
有力支撐??
舞臺藝術創作百花齊放
北京有著燦爛悠久的歷史,向來是藝術成長的沃土。
“北京匯集全國優秀的藝術院團、院校及藝術家,有著深厚的文化資源和劇目積累,建設國內乃至國際上更強影響力的演藝之都,是北京作為文化中心定位的應有之義?!北本┤嗣袼囆g劇院黨組書記王文光說。
作品永遠是演藝繁榮的內在支撐。高水平的創作演出團體、完整的戲劇產業鏈條,為北京文藝生產出大戲、出精品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近年來,北京市以精品創作為核心任務,聚焦選題、排練、演出等創作關鍵環節,逐步推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北京劇目排練中心、北京市劇院運營服務平臺(北京市演藝服務平臺)、原創劇本創作及選題孵化機制等政策“組合拳”,全鏈條扶持精品藝術生產。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自2016年設立起,扶持力度逐年加大,覆蓋范圍不斷拓寬,推動創作活力持續釋放。6年來,累計資助650個項目,資助金額達6.56億元,累計支持推出250余部大型舞臺藝術原創作品。
“對優秀原創戲劇精品的扶持力度和藝術人才的培養、對藝術創作全鏈條的扶持,有利于吸引全國乃至海外的優秀戲劇創作人才在京開展劇目創作,營造良好的戲劇孵化氛圍?!北@幕瘓F董事長王波表示。
2021年,北京啟動“大戲看北京”文化品牌建設,以此帶動提升全市文化藝術創作生產質量。
以2022年為例,民族歌劇《山海情》、舞蹈詩劇《楊家嶺的春天》、音樂劇《亦夢亦真》、京劇《石評梅》、評劇《蒲柳人家》、昆曲《曹雪芹》、兒童劇《花貓三丫上房了》、木偶劇《大象來了》等新作佳作迭出,為觀眾奉上一年四季不落幕的戲劇盛宴。
首屆“大戲看北京”展演季邀請了40部精品劇目,其中既有中央文藝院團和市屬文藝院團作品,又有來自上海、天津、河北、河南、浙江等多個省份的文藝院團和部分民營演出機構的作品,生動詮釋了“大戲看北京”的豐富內涵。
國際青年戲劇節、中國兒童戲劇節、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老舍戲劇節、“柏林戲劇節在中國”、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校園戲劇展演等多種類型的戲劇節慶,持續為海內外優秀劇目搭建展示平臺。
“打造‘演藝之都’,要鼓勵內容創新,用現象級作品打響‘北京文化’品牌,通過一流水平的藝術節展和演藝品牌活動,吸引國內外優秀演藝作品?!北本┭菟嚰瘓F董事長趙佳琛說。她表示,發揮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的戰略優勢,吸引全球經典劇目、世界著名院團等來京巡演,進一步拓寬對外文化交流范圍,彰顯北京文化發展的國際范兒——“演藝之都”北京,值得期待。
上一篇:每日報道:傳統文化“破壁”二次元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打造“演藝之都”(引題)北京文化發展添新翼(深觀察)(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鄭娜遍布城市各處的多元演出空間,匯聚全國優秀的
2023-02-06 11:38
原標題:傳統文化“破壁”二次元(新國潮)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鄭娜“沒想到我竟然通過二次元游戲了解到中國民間文化!”“這手藝真是了不起,
2023-02-06 11:54
原標題:遼寧發現紅山先民“住址”(主題)——實證紅山文化從漁獵走向農業定居(副題)光明日報記者劉勇?光明日報通訊員劉新經過考古發掘,
2023-02-06 11:55
原標題:京郊特色花會回歸北京日報記者孫云柯陳強王可心天南地北的小吃、鑼鼓喧天的花會、各有絕活的手藝人……正月十五鬧元宵是最熱鬧的年味
2023-02-06 11:38
原標題:秦漢社會對海洋的觀察和理解,開啟了新的更寬廣的文化視界——(引題)秦漢文化中的“海洋”元素(主題)王子今近年來,關于海疆問題
2023-02-06 10:53
原標題:非遺館上演傳統皮影戲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昨天,“歡天喜地鬧元宵——陜西皮影專場”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精彩
2023-02-06 10:50
原標題:聆聽國樂《花好月圓》爭睹國寶《雪景寒林圖》(引題)正月十五,天博賞國寶鬧元宵(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昨天上午,伴隨天津歌
2023-02-06 10:50
原標題:(新春見聞)中國各地鬧元宵中新社北京2月5日電2月5日正月十五,中國各地鬧元宵,多地非遺民俗活動等百花競放。春節期間,江西景德鎮
2023-02-06 09:56
原標題:曲劇《離婚》:透過婚姻解讀人生百味李俐上世紀四十年代初,老舍在云南龍泉鎮要求北平研究院歷史研究所的一批研究生選舉他的最佳作品
2023-02-06 09:47
原標題:北美票房:《拜訪小屋》口碑參差票房奪魁中新社洛杉磯2月5日電(記者張朔)伴隨著參差不齊的口碑,《拜訪小屋》(KnockattheCabin)登
2023-02-06 09:44
原標題:央視春晚驚艷亮相后攜新作《如見》登陸國家大劇院(引題)又見“桃紅”唐詩逸已是新作主心骨(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繼兔年央
2023-02-06 09:36
原標題:黃渤:用最平實方式打開中年危機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江蘇衛視《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開播當晚,黃渤多條相關話題登上熱搜。這個42
2023-02-06 09:45
原標題:篆刻藝術之美篆刻為中國特有的一門傳統藝術,最初以實用為功能,作為交流之憑證和權力之表征。唐宋元明以來,隨著書畫鑒藏及鈐蓋款印
2023-02-06 08:51
原標題:“高雄·北京特色周”舉辦系列交流活動——(引題)春意暖兩岸,元宵共團圓(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金晨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
2023-02-06 08:56
原標題:浙江文旅觀察:為什么人們期待煙花秀?記者童笑雨中新網杭州2月5日電?這兩天,杭州人朋友圈討論最熱烈的,是時隔11年重啟的煙花秀。
2023-02-06 05:34
原標題:“瑯琊祭海”展民俗文化2月3日,演員在祭海儀式上表演。當日,第59屆瑯琊祭海儀式在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瑯琊鎮舉行。據介紹,“瑯
2023-02-06 05:34
原標題:豆瓣短評告訴你,是什么放大了春節檔的爭議聲?澎湃新聞記者舒怡爾王亞賽實習生陳芙蓉電影院舒展筋骨,張掛暗室里的夢,準備好恢復活
2023-02-05 15:32
原標題:《流浪地球2》關鍵劇情源于高考作文題?導演郭帆: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張世豪實習生鄧鑫杰2月3日,電影《流浪地球2
2023-02-05 14:35
原標題:吳京揭秘(引題)與劉德華隔著玻璃對視的戲份有何深意?(主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張世豪實習生鄧鑫杰問及《流浪地球2》在電影中
2023-02-05 14:37
原標題:今日元宵節作者:孫震東風夜放花千樹。元宵佳節,觀燈賞月。今年的元宵節,“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月亮最圓是2月6日2時29分。今年的元
2023-02-05 10:46
原標題:《三體》制片人揭秘創作過程(引題)“最大困難就是它的IP價值太大了”(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三體》自開播以來,因尊重原著、
2023-02-05 10:51
原標題:元宵節的十個小知識:湯圓、元宵有啥不同?中新網2月5日電(記者上官云)又是一年元宵佳節。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觀
2023-02-05 10:48
原標題:慶元宵賞花燈“正月里來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當農歷新年的第一輪圓月升上天空,人們張燈結彩,歡聚一堂,賞花燈、猜燈謎、品元
2023-02-05 10:52
原標題:浙北乾龍燈會側記:文脈傳承展新顏千年古城謀復興中新網湖州2月5日電(記者施紫楠)隨著一陣陣鏗鏘有力的鑼鼓聲,12條色彩鮮艷的長龍
2023-02-05 10:45
原標題:一路向海潘若松從小對于水的認知是小村子的小河、小坑和老井。鄉間的雨水是豐沛的,尤其是夏季,大雨過后,河溝、水塘滿,街上、田里
2023-02-05 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