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秦漢社會對海洋的觀察和理解,開啟了新的更寬廣的文化視界——(引題)
秦漢文化中的“海洋”元素(主題)
【資料圖】
王子今
近年來,關于海疆問題、海權問題以及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問題受到普遍關注。對于中國古代海洋史研究的學術進步,秦漢時期這一重要歷史階段的考察意義非常重要。秦漢大一統政治格局形成之后,海洋文化和內陸文化逐漸融為一體。秦漢社會對海洋的觀察和理解,開啟了新的更寬廣的文化視界。
有關秦皇、漢武的政治史中有非常密集的“?!钡男畔?/p>
考察秦漢文化的特質,認識秦漢文化的風貌,說明秦漢文化的地位,應當重視“?!钡脑氐淖饔?。有關秦皇、漢武的政治史記憶,有非常密集的涉及“?!钡男畔??!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中“?!弊殖霈F38次,而以漢武帝的歷史表現作為記述重心的《史記·封禪書》中,“?!弊殖霈F也多達39次。漢武帝至少10次東巡海上,超過了秦始皇的記錄。他最后一次行臨東海,已經是68歲的高齡。在漢武帝時代,“入海求蓬萊”的航海行為更為密集,所謂“乃益發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數千人求蓬萊神人”,“予方士傳車及間使求仙人以千數”,又說明其規模也超過前代。
《史記》最早最明確地記述了對東亞史的進程曾經產生積極影響的徐福東渡事跡,又專心以細致生動的筆調敘說了反映越人優越航海能力的史事:“至元鼎五年,南越反,東越王余善上書,請以卒八千人從樓船將軍擊呂嘉等。兵至揭陽,以海風波為解,不行?!边@是有關“海風波”可以導致海上航路阻斷的最早記錄。司馬遷又記述了閩越與漢王朝的直接軍事沖突,戰事包括“橫?!鼻楣?。
秦始皇征服嶺南置“南?!敝T郡,是統一進程中的重要戰略步驟。漢武帝派遣樓船將軍楊仆從海路出擊朝鮮,是東方航海史上的一件大事?!妒酚洝こr列傳》記載,樓船將軍楊仆率軍“從齊浮渤?!?,“樓船將軍將齊兵七千人”較“出遼東”的“左將軍荀彘”的部隊“先至王險”。漢武帝進軍“海東”,置郡朝鮮,對東方史的走向形成影響。司馬遷筆下中原人面對神秘的海洋所表現的英雄主義和進取精神,可以看作秦漢歷史的光榮紀念。
在秦始皇之后,漢武帝基于“冀遇蓬萊”的偏執心理,多次動員數以千計的“言海中神山者”駛向波濤。雖然當時就直接的目的而言“其效可睹”,但是漢武帝內心的冀望客觀上刺激了航海行為的發起,促成了航海經驗的積累,推動了航海能力的提升?!妒酚洝返倪@些記錄,成為中國航海史多有閃光點的重要典籍。司馬遷以太史令身份從漢武帝出游,這位帝王“東巡海上”“東至海上望”“宿留海上”“并海上”,甚至“浮大?!钡冉煌ㄐ袨?,他很可能都曾親身參與。蘇轍說,“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指出對于“四?!钡捏w驗成就其文氣之“奇”。馬存所謂“盡天下之大觀以助吾氣,然后吐而為書”,“見狂瀾驚波,陰風怒號,逆走而橫擊,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梁啟超所謂“波瀾壯闊”“恬波不揚”等,也大致有同樣的意思?!昂Q蟆痹嘏c秦漢文化發生與發育的關系,通過司馬遷學術風格的形成可以有所發現。
秦漢文化“海洋”元素的文化戰略意義
秦始皇四次巡行海上以及南海置郡有重要的文化戰略意義。漢武帝至少十次走到海濱。大一統王朝最高執政機構面臨的行政任務包括對漫長的海岸的控制。神秘的海域亦為秦始皇、漢武帝等有作為的帝王所關注。出于不同目的的航海行為,體現了中原居民面向海洋的積極探索。南洋航路以“雜繒”為貿易主題,說明后世稱為絲綢之路的海上航線得以開通。通達“倭”地的東洋航路,因徐福東渡故事與求仙實踐的關系被渲染了神秘色彩。在這一時期,海洋資源的開發實現了新的歷史進步,早期海洋學也形成了初步的學術積累。內陸社會對海洋有了空前的關注。中原士人有關“?!钡脑娰x創作以及出身濱海的人士對主流文化的積極參與,都體現出新的社會文化風貌。而早期海洋學論著,已見于《漢書·藝文志》。秦漢社會的文化風格,在英雄主義、進取精神、開放胸懷、科學理念等方面體現出積極的時代特色。這些特點在“海洋文化”這一歷史文化主題下均有表現。
海洋,在秦漢社會意識中,是仙人居所、財富資源,也是交通條件、進取路徑,同時又是未知空間、神秘世界。海洋是時常發生奇異氣象的仙居,同時也是往往顯現艱難情境的險境。海,是國家權力實現行政效能的極端邊緣,在一定條件下,也是社會生機蓬勃發育的優勝場域。
海上航運的發達,海外聯系的拓展,海路文化交流的繁榮,都是秦漢歷史文化具有時代特色的最突出的現象。承陳寅恪提示,“濱海地域”自有特殊的“觀念”和“信仰”,在有的歷史時期曾經全面影響社會政治格局。濱海文化區的早期形成,也是值得重視的歷史景觀?;仡欀袊糯Q筇剿魇?、海洋開發史和海洋學史,有必要總結和說明秦漢時期的突出進步。
應以世界史為背景對秦漢海洋文化進行更深層次的學術總結
所謂“秦漢海洋文化”,其實是說面向海洋的秦漢文化。分析并說明相關文化現象,指出其發生的背景條件、社會表現、歷史影響和文化意義,還有相當廣闊的探索空間。對于以往流行的希臘羅馬為代表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中國文明是陸地文明或內陸文明的認識,可能有必要區分歷史時段予以深入理解和準確說明。對于“海洋文明”、“海洋文化”與“內陸文明”“內陸文化”的分析,也需要進行注重時代條件的考察研究。認真分析秦漢文化與海洋相關的內容并且以世界史為背景予以更深學術層次的總結和說明,對于深化中國古代海洋探索和海洋開發歷程的總體傾向的認識,是有積極意義的。對于現今涉及海洋的諸多問題的解決,也可以提供有啟示意義的歷史借鑒。完成這一學術任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們已經具有值得肯定的認識基點。
約翰·邁克的《海洋——一部文化史》引用了這樣的詩句:“大海即歷史?!弊髡邔懙溃骸按蠛?赡茉缫寻l展為全球性的跨國空間?!彼€引導讀者一起欣賞另一首詩《海浪》:“大海/不是一個地方/是一個事實/一個謎?!彼岢隽诉@樣一個文化命題:“書寫大?!畾v史’的可能性?!蔽覀儸F在思考這個問題,或者考慮僅僅是“書寫大?!迸c人的關系的“歷史”的“可能性”,“書寫大?!迸c中國人的關系,與中國文化的“歷史”的“可能性”,大概都是難以回答的,或者只能暫且提交缺乏充分自信的答卷。但是這一工作的意義確實非常重要。也許,通過持續的認真的考察,我們可以逐步說明,在世界史的視域中,海洋不僅在地中海世界及其他地方較早發揮了重要的交通條件的作用,在東方,也有大致相同的歷史跡象。也許通過與中國史進程密切相關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可以得到這樣的認識:“大??赡茉缫寻l展為全球性的跨國空間?!蓖ㄟ^對秦漢時期歷史文化的考察,是可以增進相關問題的認識的。
(作者為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
上一篇:非遺館上演傳統皮影戲-每日快報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秦漢社會對海洋的觀察和理解,開啟了新的更寬廣的文化視界——(引題)秦漢文化中的“海洋”元素(主題)王子今近年來,關于海疆問題
2023-02-06 10:53
原標題:非遺館上演傳統皮影戲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昨天,“歡天喜地鬧元宵——陜西皮影專場”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精彩
2023-02-06 10:50
原標題:聆聽國樂《花好月圓》爭睹國寶《雪景寒林圖》(引題)正月十五,天博賞國寶鬧元宵(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昨天上午,伴隨天津歌
2023-02-06 10:50
原標題:(新春見聞)中國各地鬧元宵中新社北京2月5日電2月5日正月十五,中國各地鬧元宵,多地非遺民俗活動等百花競放。春節期間,江西景德鎮
2023-02-06 09:56
原標題:曲劇《離婚》:透過婚姻解讀人生百味李俐上世紀四十年代初,老舍在云南龍泉鎮要求北平研究院歷史研究所的一批研究生選舉他的最佳作品
2023-02-06 09:47
原標題:北美票房:《拜訪小屋》口碑參差票房奪魁中新社洛杉磯2月5日電(記者張朔)伴隨著參差不齊的口碑,《拜訪小屋》(KnockattheCabin)登
2023-02-06 09:44
原標題:央視春晚驚艷亮相后攜新作《如見》登陸國家大劇院(引題)又見“桃紅”唐詩逸已是新作主心骨(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繼兔年央
2023-02-06 09:36
原標題:黃渤:用最平實方式打開中年危機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江蘇衛視《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開播當晚,黃渤多條相關話題登上熱搜。這個42
2023-02-06 09:45
原標題:篆刻藝術之美篆刻為中國特有的一門傳統藝術,最初以實用為功能,作為交流之憑證和權力之表征。唐宋元明以來,隨著書畫鑒藏及鈐蓋款印
2023-02-06 08:51
原標題:“高雄·北京特色周”舉辦系列交流活動——(引題)春意暖兩岸,元宵共團圓(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金晨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
2023-02-06 08:56
原標題:浙江文旅觀察:為什么人們期待煙花秀?記者童笑雨中新網杭州2月5日電?這兩天,杭州人朋友圈討論最熱烈的,是時隔11年重啟的煙花秀。
2023-02-06 05:34
原標題:“瑯琊祭海”展民俗文化2月3日,演員在祭海儀式上表演。當日,第59屆瑯琊祭海儀式在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瑯琊鎮舉行。據介紹,“瑯
2023-02-06 05:34
原標題:豆瓣短評告訴你,是什么放大了春節檔的爭議聲?澎湃新聞記者舒怡爾王亞賽實習生陳芙蓉電影院舒展筋骨,張掛暗室里的夢,準備好恢復活
2023-02-05 15:32
原標題:《流浪地球2》關鍵劇情源于高考作文題?導演郭帆: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張世豪實習生鄧鑫杰2月3日,電影《流浪地球2
2023-02-05 14:35
原標題:吳京揭秘(引題)與劉德華隔著玻璃對視的戲份有何深意?(主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張世豪實習生鄧鑫杰問及《流浪地球2》在電影中
2023-02-05 14:37
原標題:今日元宵節作者:孫震東風夜放花千樹。元宵佳節,觀燈賞月。今年的元宵節,“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月亮最圓是2月6日2時29分。今年的元
2023-02-05 10:46
原標題:《三體》制片人揭秘創作過程(引題)“最大困難就是它的IP價值太大了”(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三體》自開播以來,因尊重原著、
2023-02-05 10:51
原標題:元宵節的十個小知識:湯圓、元宵有啥不同?中新網2月5日電(記者上官云)又是一年元宵佳節。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觀
2023-02-05 10:48
原標題:慶元宵賞花燈“正月里來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當農歷新年的第一輪圓月升上天空,人們張燈結彩,歡聚一堂,賞花燈、猜燈謎、品元
2023-02-05 10:52
原標題:浙北乾龍燈會側記:文脈傳承展新顏千年古城謀復興中新網湖州2月5日電(記者施紫楠)隨著一陣陣鏗鏘有力的鑼鼓聲,12條色彩鮮艷的長龍
2023-02-05 10:45
原標題:一路向海潘若松從小對于水的認知是小村子的小河、小坑和老井。鄉間的雨水是豐沛的,尤其是夏季,大雨過后,河溝、水塘滿,街上、田里
2023-02-05 05:33
原標題:裝滿歡樂的戲臺章長生在我江西的老家,村東頭有一座老戲臺,不知是何年建的,自打我懂事起,它就在。磚瓦建筑的戲臺前方有很大一塊平
2023-02-05 05:46
原標題:《花溪漁隱·冊頁》(局部)惲壽平[清]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惲壽平(1633~1690),清代畫家,初名格,字壽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別號南
2023-02-05 05:54
【藝評】原標題:一直在路旁,從未被遺忘劉穎余“音樂詩人”鐘立風說:“如果說搖滾一直在路上,那么,民謠就一直在路旁。”民謠歌手小河說:
2023-02-05 05:36
原標題:風清氣正鬧“元宵”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維硯通訊員武福龍袁燁??2月3日,農歷正月十三,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興華街道“清風濱體”
2023-02-04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