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專家:王欣
吉林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冬季是突發心梗的高危時段,臨床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發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約100萬人,而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曾公布一組研究數據,我國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數比夏季高41%。
我國把每年的11月20日設定為“中國心梗救治日”,“1120”恰好代表了能及時救治心梗的“2個120”。你知道這“2個120”分別是什么意思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么是心梗。
來源 | pixabay
氣溫下降會導致心梗風險增加?
心梗一般指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
那么小伙伴們可能就要問了,冠狀動脈是什么呢?為什么它的供血量減少會導致心肌缺氧呢?
冠狀動脈是供給心臟血液的動脈,起于主動脈根部主動脈竇內,分左右兩支,行于心臟表面,是保證心臟內血液充足的主力軍。這些養分搭載著血液被輸送到心臟,當供血量減少時,心臟工作的重要養分——氧氣也將大大減少。
冠狀動脈 來源 | 百度百科
除了冠狀動脈堵塞引起供血不足外,而既往心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超重或肥胖、吸煙、不合理膳食、情緒激動、天氣變化等均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的病因。
大家在寒冷的冬季要格外注意急性心梗的發作,當血管在氣溫較低時收縮、血壓增加,局部血流的流通會受到影響,如果局部形成了血栓,心梗發生的機率將大大上升。
根據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氣溫每下降1攝氏度,心梗風險就會增加2%,其中75歲到84歲患有冠心病的老人則更易受影響。
來源 | pixabay
因此,中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需要多加警惕!由于年紀增長、本身患疾等原因,這類人群的血管比其他人更加脆弱,因此也更容易被心?!岸ⅰ鄙?。
心梗的癥狀有哪些?
心梗最典型的癥狀是胸部壓榨性劇烈疼痛或者有憋悶感,主要在胸部心前區或胸骨后部,通常持續30分鐘以上,還會伴隨著大汗、腹疼、憋氣、心率失常(包括過慢或過快)等癥狀。還有部分患者的發病癥狀會有胃疼、肩膀疼、頭疼,甚至牙疼等非典型表現,出現這些“偽裝”癥狀,大家也要及時關注,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心梗典型癥狀 來源 | 中國卒中學會
近年來心梗發病率年輕化的趨勢也值得警惕,45歲以下心梗發病率正逐年上升!在夏天氣溫高、出汗多、血液黏稠的情況下,劇烈運動、短時間內大量攝入冷飲都可能增加心梗風險。心梗并不是“老年病”,因此,即便是年輕人也不能掉以輕心,規律作息、合理適度運動,強健自身心肺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心梗的風險。
發生心梗怎么辦?
心梗發作迅速,如果搶救不及時,短時間內就有可能致命,因此需要早發現、早搶救!這就回到了我們開頭討論的:“1120”里的“2個120”分別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第一個“120”指的是身體出現急性胸痛要及時撥打120,同時讓患者保持安靜狀態,減少活動,如果家里有吸氧設備應立即吸氧緩解癥狀,還應該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口服阿司匹林,但需要警惕低血壓的發生,家屬可以幫助患者測量血壓,如果發生了心跳驟停,需要立即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循環反復操作直到心跳恢復或者120車到來。第二個“120”是心?;颊咝柙邳S金120分鐘內得到有效救治。
來源 | pixabay
心梗雖然可怕,但它是可治療、可預防的。當心梗出現時要做到以上“2個120”,及時接受醫生的治療,在病情穩定后通過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溶栓治療,就能保證血管繼續正常給心肌供氧。心?;颊叱鲈汉筮€需要按時服藥、定期復診、堅持鍛煉。
此外,“預防”也是我們保護自己遠離心梗的重要措施。平時我們應該避免情緒激動,防止情緒大幅度波動導致血管痙攣而突發心梗。同時保持健康的飲食也很重要,大量攝入高油高鹽的食物會使血液濃稠,堵塞血管,引發心梗。此外,良好的睡眠和堅持鍛煉也是預防心梗的關鍵,身體免疫力上去了,心臟自然也就強壯了。最后,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健康生活每一天。
上一篇:環球通訊!電影《滿江紅》里櫻桃很稀罕?在古代一點兒沒錯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花燈耀四海!總臺《2023年元宵晚會》中國韻味驚艷舞臺人民網北京2月6日電(記者劉微)2月5日(正月十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
2023-02-07 09:42
原標題:《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導演表示新作《深?!肥侨涡缘拿半U(引題)田曉鵬心之向往比海更深(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張嘉?七年之前,動畫
2023-02-07 09:34
原標題:春節檔票房搶眼“觀眾都還在”(引題)電影的春天回來了嗎(主題)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王雪兒 今年春節,走進電影院的觀眾超過1
2023-02-07 08:33
原標題:朱一龍倪妮“尋找”《消失的她》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6日,由陳思誠監制,崔睿、劉翔執導,朱一龍、倪妮、文詠珊領銜主演,杜江特邀主演
2023-02-07 08:44
原標題:湖南桑植官田遺址,有重要發現!2月6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消息,湖南桑植官田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獲,發掘明確了官田
2023-02-07 08:48
原標題:“00后”遇上傳統戲曲:百年湖劇傳出“新聲”中新網湖州2月6日電(施紫楠王一堡)“唱到這句的時候,眼神一定要看前方。”“這里手要
2023-02-07 08:56
原標題:視藝術為學問,視藝術為生命——追思表演藝術家鄭榕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新華社記者白瀛他是話劇《茶館》中的常四爺、《雷雨》中的周樸
2023-02-07 07:38
新華全媒+原標題:社火道具帶“火”了這個村新華社鄭州2月6日電(記者張浩然)“春節前有一天收到了30只舞獅道具的訂單,可以說是一個‘爆單’
2023-02-07 07:48
原標題:新華全媒+|多彩非遺扎根青海鄉土傳統年俗展現“新氣象”新華社西寧2月6日電(記者白瑪央措)立春這天,多杰扎西結束了最后一場演出。
2023-02-07 05:35
原標題:電影《天龍八部之喬峰傳》上線播出(引題)甄子丹:原著寫得這么好沒必要“魔改”(主題)北京晚報記者袁云兒首次挑戰出演金庸武俠世
2023-02-06 22:40
原標題:“熊出沒”大電影系列為何票房越來越高?這個春節檔,中國電影打了一個大大的翻身仗,6部新片共取得了67億多元的票房,排在春節檔歷史
2023-02-06 18:44
原標題:我國載人潛水器研發題材的首部科普文學作品《深潛》出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近日,譯林出版社全新推出了有關我國載人潛水器研
2023-02-06 15:37
原標題:北京銀行工會舉辦“華燈萬盞樂京行”元宵節文化活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通訊員趙李凡?為創新開展員工文化活動,并讓廣大干部
2023-02-06 15:54
原標題:四川閬中:正月十六“游百病”傳統文化演繹全民健身中新網成都2月6日電(王爵張曉東袁天文)6日上午9點30分,四川省南充閬中市在滕王閣
2023-02-06 15:34
原標題:劉培強陪韓朵朵回娘家,郭帆透露4年后《流浪地球3》再見2月5日元宵佳節,電影《流浪地球2》“我們,來了”全國路演來到上海。吳京笑稱
2023-02-06 15:45
原標題:公路喜劇電影《撥浪鼓咚咚響》全國首映,為千萬小人物代言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陳俊宇2月4日,電影《撥浪鼓咚咚響》在北京舉行全國首映
2023-02-06 15:35
原標題:杭州:絢爛煙花慶元宵這是2月5日在錢塘江畔拍攝的杭州“迎亞運、慶元宵”煙花燈光秀表演。當晚,“迎亞運、慶元宵”煙花燈光秀在浙江
2023-02-06 14:46
原標題:易代之際的桃源圖與題圖詩作者:潘磊晉宋之交的陶淵明用《桃花源記并詩》描繪了一個自在平等的理想世界,構筑了后世無數士人的精神原
2023-02-06 14:36
原標題:秦陵的考古發現、研究及其價值作者:焦南峰【光明學術筆談】秦陵是指從公元前770年秦襄公立國到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的560余年中,秦人
2023-02-06 14:46
原標題:白鹿原上的編燈人王學坤在編織竹篾燈籠(2月4日攝)。西安東郊白鹿原上的孫家溝是遠近聞名的“燈籠村”,300多年來這里家家戶戶都會編
2023-02-06 14:47
原標題:“逛燈會,賞花燈,年味兒滿格”(主題)——西安城墻打造多元化沉浸式文化體驗(副題)光明日報記者李潔張哲浩“逛燈會,賞花燈,年
2023-02-06 14:55
原標題:陜西綏德:濃濃年味盡在秧歌中光明日報記者張哲浩李潔光明日報通訊員劉濤農歷正月十五,在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隨著一隊隊秧歌的火熱
2023-02-06 13:34
原標題:熒屏“鬧元宵”:傳統文化之美的耀眼“C位”中新社北京2月6日電(記者高凱)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集合東南西北中特色燈彩的“花燈耀四海”
2023-02-06 13:37
原標題:從《滿江紅》到“元宵奇妙游”“戲曲+”為何“出圈”?中新網鄭州2月6日電(記者韓章云)2月4日晚間,河南衛視播出的《國風浩蕩2023元
2023-02-06 13:37
原標題:各地舉行民俗燈會(引題)流光溢彩慶元宵(主題)上海豫園燈會——“山海奇豫”煥彩今宵人民日報記者曹玲娟下午4點,豫園中心廣場主燈
2023-02-06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