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有效幫助,用魔法打敗魔法。
——————————
(相關資料圖)
蕭游第一次知道某購物網站的強大,不在于“砍一刀”的病毒式傳播,而是媽媽在上面買了100個35毫升的塑料小盒子,功能也十分小眾——“百香果分裝神器”?!拔也恢肋@種東西是如何精準地投放到我媽手機購物App的首頁,我只知道她每天晚上的娛樂活動是把所有購物App都巡視一遍,家里電視都很久沒人看了?!?/p>
云龍每次去媽媽家,人還沒進門,就聽到媽媽手機的短視頻聲音?!巴廖陡阈σ曨l、唱歌跳舞、心靈雞湯……她在廚房做飯,手機在客廳開到最大聲。這些App還洞悉人性,看到一定時長會有現金紅包領,雖然只有幾分錢,她還是樂此不疲?!?/p>
何炎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給爸爸的手機裝上了某集納新聞的App,爸爸從此抱著手機了解世界局勢,在沙發上一坐一天?!八耆植磺迥男┦恰I盤政治家’的自媒體,哪些是真實可信的新聞,他越看,算法就越支持他愛看的東西,我跟他爭論,他說網上大家都是這么說的?!?/p>
不知從何時起,“少玩手機”“少玩電腦”,從父母對孩子的叮囑,變成了長大的孩子對老去父母的碎碎念。購買質量不明的東西、輕信不實信息、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不少年輕人似乎擁有同一款染上“網癮”的父母。
說起父母的“網癮”,很多人都能吐槽半天。不過,真的是父母錯了嗎?
父母沉迷網絡,他們得到了什么?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博士汪冰有一個朋友跟他抱怨,母親80歲了,“我覺得她最好的朋友是手機和iPad”,看短視頻占據了大量時間,“好像我做任何事情都代替不了手機和短視頻給她帶來的快樂”。
汪冰覺得,沉迷網絡是任何年齡段都可能遇到的事情。年輕人之所以沒被貼上“成癮”標簽,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有工作這件“正事”占用時間和精力。當孩子不上學、老人退休的時候,成癮性自然就體現出來了。既然這么多人離不開網絡,分析“網癮”的時候,我們關注的不該是網絡這個“工具”,而是工具所能實現的“目標”——父母沉迷網絡的時候,他們得到了什么?能讓人最持久“上癮”的往往是我們內心那些未被滿足的需要。
蕭游在朋友圈目睹了媽媽對100個35毫升小盒子的使用全過程:買來百香果、檸檬、金桔,去皮去核,加入冰糖,燉成一鍋,分裝后,冰柜冷凍,然后分發給親朋好友,以及親朋好友的親朋好友。之后,媽媽收獲了很多表揚。
云龍的媽媽看短視頻,也自己拍短視頻分享。盡管云龍覺得那些充滿了奇怪特效和音樂的視頻甚至有些“辣眼睛”,但這并不影響媽媽奠定了在小姐妹之間“潮流意見領袖”的位置?!八齻兘洺R黄鸪鋈コ?、去農家樂,短視頻是她們之間的社交紐帶?!痹讫堈f,“就像我們小時候喜歡的QQ秀,現在看來也很傻,但當時的同齡人都喜歡?!?/p>
汪冰說,人類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退休的父母有時候都還沒夠上老年,還是身強力壯的中年,但他們沒有更多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商場里有兒童樂園但不會有老年樂園。當社交、被認可、被需要的各種需求仍然旺盛,網絡出現,一擊即中。
要承認科技公司的“算法”有著強大的力量——新聞推送都是你感興趣和愿意相信的,網購首頁都是你喜歡的,“老專家”說的養生秘訣一個比一個簡單便宜又有道理……而以上種種,只要一臺有電有網的智能手機就能享受到,放眼望去,比這經濟實惠的娛樂方式其實不多。
想幫父母戒除“網癮”,“為你好”不是理由
如果只是消磨退休時間的娛樂方式,又不花什么錢,“網癮”似乎也沒什么問題,但問題終究還是來了。
一方面是精神上的負面影響?!爸袊壳斑@一代中老年人,不是網絡的原住民,他們不具備很好的媒介素養。他們分辨和主動搜索信息的能力不強,一般是被動推送,容易輕信,走不出‘信息繭房’?!蓖舯f,“這帶來的最大危害是,他們會越來越發現,看到的東西和自己想得一模一樣,看了一條說吃什么長壽,就會有很多信息涌來說‘是啊是啊’。他們不清楚信息是如何被制造的,也不知道什么叫‘帶貨’,更不清楚背后的那些坑?!?/p>
另一方面是對身體的負面影響。中老年人本來有鍛煉和其他線下社交的活動,被手機等網絡終端綁定后,在沙發上一坐半天,對身體是不利的。
當年輕人發現了“網癮”對爸媽帶來的負面影響、想加以勸阻的時候,第三種負面影響出現了——家庭關系危機。
“我爸堅定地相信自己每天看到的都是全網最火、最前沿的東西,經常跟我言之鑿鑿地分享,我說是偽科學,他不信,兩人發生爭執,他就很受挫……”何炎說。
與他類似的經歷發生在很多家庭中,汪冰還有一個朋友的媽媽花了不少錢,網購了駱駝奶,“她跟媽媽說這個沒什么用,媽媽怪女兒就是舍不得花錢給自己補補身體”。
汪冰說,年輕人在試圖讓父母戒除“網癮”時,不管有沒有說出口,“為你好”都是一個重要理由。而在幾十年前,這正是父母管束我們的通用理由。只是如今,我們與父母的位置發生對調?!拔覀冏哉J為知道了更多能讓父母過上更好生活的方式,但什么是‘好’,并不完全取決于是不是真的好,還在于父母自己的標準,以及邊界與尊重?!?/p>
就像小時候,父母一直期待通過自己的管理與教育能改變孩子,但事實上不太可能;同理,子女也需要放下執念,對父母生活的“干涉”,邊界在哪里,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與父母確認的。
有的年輕人平常工作忙,難得周末有空去看望父母,就像“視察”一樣,打開冰箱,這個不行,扔了;打開柜子,那個不行,扔了;跟你們說少看手機,怎么又在看;數落完,走了。汪冰說:“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人的心理饑餓和生理饑餓一樣,都真實存在,都需要被滿足,如果不讓吃垃圾食品,就要給予別的替代品。如果不讓父母看手機,你讓他們玩什么?你負責給他們找可以一起玩的伙伴嗎?”
汪冰強調,懲罰不是教育,禁止也不是教育,“一刀切的禁止是一種作為子女的‘懶政’。禁止之后有沒有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新習慣、新方法,這是子女更需要做的?!?/p>
換位思考、有效幫助,用魔法打敗魔法
在親子關系中有8個字“換位思考、有效幫助”,這同樣適用于長大了的孩子和老去的父母之間。
汪冰提供了一些具備實操性的建議:首先,從了解父母入手,知道他們真正想要什么,可以直接對話,也可以觀察他們在網上關注什么,了解行為背后的需求;其次,學會鼓勵與欣賞父母,與其聚焦他們做錯了什么,不如放大他們做對的地方,用放大鏡來看優點,比如媽媽發來一條正確的營養學知識一定要好好夸夸;最后,多多陪伴,親密關系中另外一半的最大價值不是給他“治病”,是給他愛。
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老家,空巢老人平常的精神生活主要通過網絡,與孩子的聯絡也通過網絡,那正好,“用魔法打敗魔法”。
蕭游為媽媽推薦了不少智能家居產品,并教會她如何使用。這不僅滿足了媽媽的購物欲,還讓她有了跟上時代步伐的成就感,蕭游更是在朋友圈不吝辭藻地各種花式夸獎?!板X已經花出去了,別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就能少買些了,我媽現在還會主動來問我某樣東西值不值得買?!?/p>
汪冰說:“當父母愿意跟我們分享他們的生活,信息靠不靠譜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分享的行為讓我們的關系更加親密,也彼此更加信任。如果遇到特別不靠譜的事兒,我們也能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然?!?/p>
今年中秋節,何炎的父母來他的工作地探親小住,他抓住機會,讓父母按照某靠譜科普公眾號上的建議,不要頓頓喝粥。一周后,長期高血糖的老人血糖恢復了正常。何炎趁機幫父母關注了這個公號,并清理了一些“偽專家”的號,以良幣驅逐劣幣。
“父母不要期望孩子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年輕人也不要期望父母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我們都不完美,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彼此關愛?!蓖舯f。
(本文除汪冰外,其余均為化名)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我們這十年》拉近普通觀眾與尖端科技的距離(引題)《未來已來》聚焦5G技術突破(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電視劇《我們這十年
2022-11-04 05:40
原標題:探訪六座食辣之城(引題)《江湖菜館3》解讀辣味文化(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市井美食紀錄片《江湖菜館3》昨天在優酷上線?!督?/p>
2022-11-03 16:46
原標題:踏實演戲的熱依扎終于迎來“大水花”作者師文靜11月1日,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頒獎典禮舉行,演員熱依扎憑借扶貧題材劇《山海情》中的“
2022-11-03 16:29
原標題:北京曲藝團打造“京味兒劇場”品牌,積極拓展演藝新空間(引題)讓傳統藝術在百姓身邊扎根(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在茶館里一邊品茗
2022-11-03 16:24
原標題:取材“90后”真實創業事跡(引題)津產電影《青春幾回合》開機(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日前,由天津電影制片廠、天津北方電影
2022-11-03 09:25
原標題:公益電影《隊長老爸》上映,致敬“城市美容師”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翀日前,在今年的環衛工人節前夕,一部真實反映環衛工風貌的公益
2022-11-03 08:37
原標題:2022年文化產業IP指數報告發布(引題)《斗羅大陸》《人世間》綜合價值榜名列前茅(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路艷霞昨天,由中國經濟信息社
2022-11-03 08:35
原標題: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揭曉現實題材大獲全勝(引題)國劇“飛天”拒絕偽激情(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中國電視劇領域的最高“政府
2022-11-03 08:29
原標題:陳小藝身兼多職復排《蓮花》(主題)下周六起首都劇場開啟本輪演出(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俐)熱鬧的排練廳,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
2022-11-03 08:35
原標題:香港將建4個新博物館聚焦文化推廣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葉麗麗劉麗斌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楊潤雄11月2日表示,未來香港將建4
2022-11-03 08:43
原標題:《鉆石突變,十年磨一劍:ALK或ROS1陽性晚期肺癌患者10年生存錄》首發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姬薇抗擊癌癥,是一條嘗盡人間冷暖的漫長、
2022-11-03 07:25
原標題:北京首例可移動文物保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引題)兩人給文物偽造“身份”后倒賣獲刑(主題)中工網訊?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
2022-11-03 07:42
原標題:5800余件珍品將亮相嘉德秋拍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31個佳作云集的專場,5800余件藝術珍品匯聚一堂,中國嘉德2022秋季拍賣會將于11
2022-11-03 07:26
原標題:《曹雪芹》亮相中關村舞劇節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入圍終評的作品、海淀原創舞劇《曹雪芹》,11月1日
2022-11-03 07:29
原標題:薦書︱長篇紀實作品《鹿之民》:完整記錄一個古老族群的消亡過程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近期出品的《鹿之民》
2022-11-03 05:25
原標題:薦書︱《谷物的故事》:每一粒谷物都藏著歷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為什么說谷物影響了人類文明的興衰?為什么是谷物而不是瓜果
2022-11-02 18:30
原標題:紀錄片《大國建造》第二季播出人民日報北京11月1日電(記者陳世涵)近日,紀錄片《大國建造》第二季開播。該片共分為《因勢賦形》《地
2022-11-02 17:28
原標題:《再見愛人2》開播:三組全新婚姻樣本關照老年群體情感困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在漫長的一生里,分別和愛不一定是相悖的。”
2022-11-02 16:26
原標題:國標舞首與大型國際藝術展融合冬奧開幕式團隊與美術作品對話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日前,北京大學商業與藝術研究中心、嘉德藝術
2022-11-02 16:32
原標題:印象街藝術區改造提升年內開工(引題)宋莊小堡再造“新印象”(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陳強作為藝術家聚集地,通州區宋莊鎮小堡村在海內
2022-11-02 15:41
原標題:紀念朱踐耳百年誕辰(引題)《致·踐耳》黑膠唱片首發(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紀念朱踐耳百年誕辰黑膠唱片《致·踐耳——紀念朱
2022-11-02 15:30
原標題:景山展出皇家園林詩書畫印北京日報訊(記者任珊)昨天,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和景山公園管理處聯合主辦的“紫禁之巔皇都
2022-11-02 15:28
原標題:94版《三國演義》關羽扮演者陸樹銘去世老版《三國演義》關羽扮演者陸樹銘于11月1日上午去世,享年66歲。陸樹銘因曾主演1994年的古裝劇
2022-11-02 15:33
原標題:5年開展600余場活動吸引上千萬人次參與(引題)“周末藝聚”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品質化多元化(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與身著民國服飾的
2022-11-02 15:35
原標題:山西展出240余件跨越百萬年文物追溯中華文明起源中新網太原11月1日電(記者胡健)從243萬年前人類的第一?;鸱N,到4000多年前最初中國的
2022-11-02 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