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0日,美國倉皇完成撤離阿富汗的行動。美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今年出具了一份報告,題為《對拜登當局在阿富汗撤離一事上所犯戰略錯誤的簡要評估》,報告中反復使用了“失敗”“無視”“拋棄”“背叛”等詞匯。至今,阿富汗人道主義危機未能全面緩解,仍有1890萬阿富汗人面臨致命的糧食短缺,其中包括110萬兒童;聯合國估計2022年年中97%的阿富汗人生活貧困,而美國還扣押著阿富汗70億美元資產……
“戰爭沒有結束”
△《時代》8月12日文章標題,強調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是“背叛”,撤離是“災難”。
(相關資料圖)
“戰爭沒有結束”,這是美國退伍軍人作家艾略特·阿克曼(Elliot Ackerman)在自己的新書《第五幕》中反復強調的。阿克曼在接受《時代》周刊專訪時表示,一年前的撤離只是美國人自己的“單方面和平”(“separate peace” for themselves)。阿克曼質問,美軍作為外來者可以選擇一走了之,而守著破碎家園的阿富汗人又能有什么選擇呢?
從美國會研究處文件中梳理出的時間線也證實,美國的入侵給阿富汗帶來了20年的戰爭,而美國在撤離過程中也沒有為阿富汗尋求和平。
2001
美國占領阿富汗,部分阿富汗塔利班人員愿意放下武器和談,但被美國拒絕。
2010
深陷戰爭泥潭近十年的美國尋求和阿富汗塔利班妥協,被拒絕。
2018
對戰局感到沮喪的時任總統特朗普下令跳過美國扶持的阿政府,直接和阿富汗塔利班開始撤軍談判。
2019
特朗普公開宣稱,希望撤軍“越快越好”。
2020
美國和阿富汗塔利班達成協議,美撤出所有軍隊、承包商和除外交官外的非軍事人員。撤離談判不包括塔利班和阿政府的和平談判。
2021.8
阿富汗塔利班控制喀布爾,美軍撤離阿富汗,結束所謂的20年戰爭,留下一個千瘡百痍的國家和并未達成和平協議的各方交戰勢力。
美國只求自己脫身,不談阿富汗和平的撤離鬧劇之后,只能是無休止的慘劇。
虛假的承諾
2021年8月30日,美國宣布結束自阿富汗的撤離行動。美國總統拜登第二天在白宮就阿富汗撤軍行動發表講話,承諾繼續通過外交手段、國際影響力和人道主義援助支持阿富汗人民。然而現實是,在之后的一年里,從聯合國秘書長到各國官員媒體,提到阿富汗現狀,都無法忽視正在發生的“人道主義危機”。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目前阿富汗有1890萬人面臨可能致命的嚴重糧食短缺,其中110萬兒童有餓死的危險。
美國無法忽視阿富汗的悲慘現狀,于是“賊喊捉賊”的美式笑話層出不窮。美國會研究處6月的一份報告堪稱“典中典”:上一句還宣稱阿富汗塔利班的上臺加劇了人道主義危機,下一句列舉的導致危機原因,居然條條都是美國所為——國際援助的中斷、美國及其盟友的制裁和美國扣押阿央行資產,難道這就是拜登對阿富汗人民承諾的人道主義援助、國際影響力和外交手段?
時隔一年,美媒《國民評論》把拜登的講話“挖墳示眾”,批評拜登說完話就把阿富汗忘了,他的承諾“和美國的實際政策毫無關聯”。
美國對本國人的承諾同樣流于表面。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花費超過兩萬億美元,累計約80萬美軍曾被派駐到阿富汗,其中2461人陣亡,20744人受傷。拜登說要對他們及其家庭“永遠、永遠、永遠不忘”,然而2022年美國老兵家庭的情況相比1年前和21年前,還是同樣的悲慘。
2021年8月26日,喀布爾機場發生自殺式襲擊,炸死13名美軍,年僅20歲的卡里姆·尼庫伊就是其中之一。2022年8月9日,在一場對他的周年紀念活動上,尼庫伊28歲的哥哥達科塔當場自殺。兩度痛失愛子的母親只能嘗試通過募捐來渡過危機。佛羅里達眾議員邁克·沃爾茨在社交媒體上呼吁,“必須有人對這起持續的屠殺負責?!?/p>
根據美國公益組織 “阻止退伍軍人自殺”提供的最新數據,從2001年以來已有超過11.4萬美國退伍軍人自殺;到2030年,自殺的退伍美軍人數將比“9.11”以來美軍陣亡人數高出23倍,給美國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將超過兩萬億美元。平均每天有18名退伍軍人在美國本土自殺。
三成以上美國退伍軍人患有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超過十分之一的退伍軍人被診斷有藥物濫用問題。有將近4萬退伍軍人流落街頭,占全美無家可歸者總數的9%以上。即使離開了軍隊,即使回到了本土,對他們來說,戰爭的噩夢也從未結束。
退伍軍人在美國社會邊緣掙扎的現狀和總統 “永不忘記”的承諾,對比之下是這么諷刺。這家退伍軍人自救組織在自我介紹中說得很明白:“官方體制不起作用”。不再相信美國官方承諾和官僚體系的他們選擇抱團自救。政客可以一句話宣布戰爭結束,但被戰爭卷入過的人很可能因此掙扎一生。
拜登在撤離阿富汗時所做的種種承諾,兌現了的恐怕只有這一條——在美國需要時繼續對阿富汗進行空中打擊。今年8月1日,拜登宣布美國成功對阿富汗喀布爾一處 “基地組織目標” 實施無人機行動,并擊斃了 “基地組織” 頭目艾曼·扎瓦希里。
對于這種侵犯主權的行為,8月5日阿富汗多地舉行反美示威活動,民眾高舉寫有“不要干涉阿富汗內政”的橫幅,抗議美國違反國際準則。
阿富汗人民對美軍空襲深惡痛絕,因為他們記得,一年前美軍撤退時也發動了空襲,在喀布爾炸死一家十口平民。事后美國政府承認誤殺,卻沒處罰任何人,只是許諾會對受害家庭進行賠償和安置,而一年過去,連賠償的承諾也沒有兌現。
美國為實現自身地緣政治目標而選擇性反恐和濫殺無辜,導致阿富汗境內的恐怖組織數量在20年間從個位數增加到20多個?!耙了固m國”等極端組織制造的恐怖襲擊事件頻發。僅在喀布爾,平均兩到三天就發生一次爆炸襲擊事件??忠u頻發不僅令阿富汗民眾深受其害,而且危害其他國家安全,包括美國。
“手伸太長,遭到反噬”
美國當局如此言行相反,在美國內受到了從廟堂到民間的持續抨擊。2021年9月,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眾多議員就在聽證會上指責拜登政府在阿富汗的混亂撤離使美國失去公信力,并讓阿富汗陷入一片混亂,造成人道主義危機。該委員會今年更是出具了一份報告,標題即為《對拜登當局在阿富汗撤離一事上所犯戰略錯誤的簡要評估》,報告中反復使用了“失敗”“無視”“拋棄”“背叛”等詞匯。
撤離一周年之際,根據??怂剐侣剤蟮?,持批評立場的民主共和兩黨議員甚至捐棄成見,聯合發聲表達對美國倉皇撤退的不滿。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12日也諷刺到,拜登“稱撤離行動是巨大成功,就像縱火犯自夸嘗試撲滅自己引發的火災?!?/p>
曾在阿富汗服役的美國陸軍退伍中士大衛·戈德曼(Dave Gedman)8月10日通過俄亥俄州當地電視臺告訴家鄉的父老鄉親:“美國政府收獲的最大教訓是,我們把手伸得太長了,遭到了反噬?!?/p>
民意數據的變化更加直觀。美國晨間咨詢公司(Morning Consult)提供的民調數據顯示,美國混亂和不負責任的撤離鬧劇使得大量原本支持撤軍的美國民眾改變想法,撤離行動的支持率在一年后再次創下新低。這么多美國民眾改變態度,不是因為支持戰爭,而是因為對政府的處理能力大失所望。
拜登的支持率也自撤離慘劇后一路下行,屢創新低,從2021年7月的59%跌到2022年7月的36%。
"I blame the Americans"
盡管阿富汗重建困難重重,美國總統拜登仍于今年2月11日簽署行政令,計劃將凍結的阿央行約70億美元在美資產的一半用于賠償“9·11”恐怖襲擊事件受害者。這項決定自誕生起就遭到國際社會強烈反對。
8月10日,71位知名經濟學家及其他學者聯名致信美國總統拜登和財政部長耶倫,要求美國歸還阿富汗央行70億美元的凍結資產。這些聯名學者包括希臘前財政部長亞尼斯·瓦魯法基斯,以及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資料圖
專家聯名信中稱,美國無法證明凍結阿富汗中央銀行資產的正當性。專家們強調,阿富汗經濟災難不斷惡化,人道主義災難持續存在,而美國的政策則推動這些災難愈演愈烈、起到火上澆油的作用。
阿富汗臨時政府一年來也在不斷呼吁美國解封本就屬于阿富汗的財產。阿中央銀行官員稱,一旦這些資產被解凍、還給阿富汗,阿富汗央行有能力利用這些資金恢復經濟、穩定金融市場。
阿富汗戰爭期間美國扶持的親美政府人士也公開表達了對美國的憤怒和失望。阿前總統卡爾扎伊近日也發聲指責美國侵吞阿富汗的財富:“美國政府扣押阿富汗70億美元資產的做法是錯誤的,阿富汗人民不能接受?!?/p>
△一年前的喀布爾機場,美國軍機掛著試圖登機的阿富汗人強行起飛
卡爾扎伊還說:“回憶一下一年前在喀布爾機場的場景,美國人制造的混亂也導致阿富汗的崩潰。這是讓阿富汗人非常憤怒的事情?!?/p>
阿富汗平民穆罕默德·雷扎伊在美軍撤離時失去了兩個兒子。他告訴西方記者:“我歸罪于美國人?!币荒昵?,雷扎伊的兩個兒子,17歲的扎比和19歲的扎基試圖扒上飛機離開,當這位父親跑了4.2公里追到機場時,他只看到了扎比摔碎了的尸體。老父親又跑遍了喀布爾的醫院和監獄,到處都沒有扎基的消息?!拔业囊粋€兒子從喀布爾機場的飛機上掉下來摔死,而我直到現在還不知道另一個兒子是死是活?!?/p>
美軍飛機的強行起飛造成至少5人死亡,由于部分殘骸實在難以識別,具體死亡人數無人知曉。20年來,阿富汗共有超過4.6萬名平民死于美軍帶來的戰亂,冰冷數據的背后,是多少個絕望的家庭?
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腳成了國際共識,這次連CNN也承認了,阿富汗戰爭“是美國踢出的最現象級烏龍球之一”。
CNN還得到消息,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即將以一周年為契機發表一份報告,“嚴厲批判”拜登組織的撤離行動。該報告據稱將披露許多不為人知的證據,以此證明“拜登當局的失敗”。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則稱這份報告“充斥著不準確的描述、精心挑選的信息和虛假聲明”。阿富汗戰爭導致的美國國內政治分裂可見一斑。不只是被卷入戰火的兩國民眾,就連操縱戰爭的政客,在撤離行動一年后也依舊深陷泥潭。
標簽: 退伍軍人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19部劇目38場演出受眾覆蓋2歲到18歲(引題)北京市優秀少兒題材舞臺劇展演開幕(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8月14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
2022-08-16 15:32
原標題:山西太原晉陽古城發現隋唐瓷窯遺址延長山西燒瓷歷史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新發現,當地考古人員在晉陽古城遺址發現隋唐
2022-08-16 15:34
原標題:為期9天的首屆廣東省青少年粵劇夏令營結營(引題)“小粵迷”街頭唱大戲(主題)羊城晚報訊記者黃宙輝、通訊員林楷虹攝影報道:8月15
2022-08-16 15:27
原標題:從“手鏟釋天書”到“慧眼覽古幽”——科技考古面面觀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新華社記者一把洛陽鏟,縱橫考古界的“泰斗級”工具,于泥土
2022-08-16 08:47
原標題:郎朗亮相柏林“森林舞臺”露天音樂會中國鋼琴家郎朗13日晚在德國柏林森林劇場與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以及西東合集管弦樂團,共同
2022-08-15 15:47
原標題: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昨日開幕推出香港回歸25周年特展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12屆北京國際電
2022-08-15 15:42
原標題:81歲著名劇作家、原中央實驗話劇院院長劉樹綱病逝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編劇、原中央實驗話劇院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
2022-08-15 15:42
原標題:吉林磐石紅石砬子發掘出2600余個抗聯遺跡今天是8月15日,1945年的這一天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日子。日前在吉林磐石的紅石砬子抗聯遺
2022-08-15 15:30
原標題:輕音曼舞花月夜天光云影自在游(引題)北影節嘉年華邀市民“來影都過周末”(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洋通訊員張迪)昨天19時30分,
2022-08-15 15:24
【新書榜單】原標題:文明與詩:漫長的德教《艾青詩選》艾青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本書收錄了艾青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如
2022-08-14 05:33
原標題:手藝背后的手藝人(主題)——讀《這不是手藝,這是生活》(副題)劉學正人間滋味,離不開煙火氣,而經由歲月沉淀的手工物什,總能在
2022-08-14 05:43
【高談闊論】原標題:名人傳記只是一個側影冷蕎麥假期來臨,不少有識之士,照例會發聲鼓吹讀書。與慣常推介閱讀經典名著的老生常談不同,今年
2022-08-14 05:38
原標題:沉迷的“小書蟲”圖為車廂門快關上時,仍然沉浸在閱讀中的小男孩。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吳凡攝如今的地鐵上,曾經尋常的讀書看報身影
2022-08-14 05:34
原標題:大家風范兒童情懷(主題)——讀梅杰《重寫中國兒童文學史(綱要)》(副題)劉彪《花卉》錢維城[清]絡因供圖梅杰新近出版了《重寫中
2022-08-14 05:32
原標題:李玉新片《斷·橋》深度挖掘人性(引題)王俊凱馬思純上演“姐弟情深”(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金躍由李玉執導的新片《斷·橋》近日在
2022-08-13 15:44
原標題:馬思純王俊凱主演(引題)?電影《斷·橋》今日上映(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丁曉晨)今天上映的電影《斷·橋》,11日在北京舉行首映
2022-08-13 15:28
原標題:“京劇文化之旅”直播戲裝之美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戲曲舞臺上,演員們身上的華美戲裝往往需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近日,“京劇文
2022-08-13 15:37
原標題:全影視化拍攝演繹大唐江湖(引題)?《少年奇妙游》國風晚會新表達(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國風盛典晚會《少年奇妙游》今晚在河
2022-08-13 15:47
原標題:原創生態舞劇《大河之源》來京巡演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以“打造生態高地,守護中華水塔”為主題原創生態舞劇《大河之源》已在天津
2022-08-13 15:40
原標題:2022年總臺中秋晚會將融合虛擬擴展現實技術與蘇州實景山水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白瀛)2022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將于9月10
2022-08-13 09:35
原標題:這群表演滿分的孩子身上,我們看到了什么文匯報記者王彥《天才基本法》收官,無論劇集本身爭議多少,觀眾對前十集的孩子戲給了一致好
2022-08-13 08:30
原標題:音樂家劉熾誕辰百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辦新華網北京8月12日電劉熾是我國著名音樂家。在他六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創作了上千部(首)形式
2022-08-13 05:31
原標題:薦書︱典藏級野生大象科普書,《最后的大象》講述非洲象群的生活及生存現狀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歐陽通訊員趙艷芳作為最大的陸地哺乳
2022-08-12 22:31
原標題: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完成改造對外開放歷經一年多的更新改造,位于上海人民廣場的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日前正式對外開放。新館增加2000多
2022-08-12 15:32
原標題: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迎來首個媒體開放日圖為媒體記者在中央總館文瀚閣進行采訪,了解相關情況。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偉偉攝8月11
2022-08-12 15:32